集团要闻

安装集团高效机房建设能力迈上5.5平台

日期:2024-05-06

当前,绿色环保已成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节能环保理念与建筑的融合促生了“低碳建筑”的出现,并成为今后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直以来,制冷系统能耗在公共建筑耗能中的占比较大。建设更加高效绿色节能机房,降低空调制冷机房的系统能耗,不仅直接影响着建筑投用后的经济效益,也是企业践行双碳战略、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浙江第一高楼宁波中心大厦项目建设中,安装集团第四工程公司项目部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凭借在超高层建设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与工装设备优势,在成功刷新宁波城市天际线的同时,通过深入探索,大胆尝试,制冷机房能效标准COP从4.0提升至5.5以上锻造了建设高效机房的专业品牌形象。

 

COP从4.0提升至5.5以上

宁波中心大厦形似含苞待放的莲花花蕊,为宁波市重点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09米,工程质量争创鲁班奖、中国安装之星。第四工程公司承担该工程电气、暖通空调、防排烟、给排水、消防系统等施工任务。

高效机房的能效标准通常是以COP来衡量的。COP是指在给定条件下,系统所提供的制冷量与所消耗的电能之比。建设期间,设备选型、系统构成以及控制方式,对高效机房实现能效目标起着重要作用。

宁波中心大厦高效冷冻机房位于B1层南侧项目部重新按照平衡配置要求,选用高能效、低阻力主机,对水泵流量、扬程阻力进行优化

在综合考虑散热能力和风机能耗后,选择高效率的变频水泵和空调箱通过优化冷却塔选型,结合智能控制平台,实现高效节能优化策略

采用高精度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和智慧高效的自控系统,使机房的能效得到进一步保障

采用CFD仿真模拟手段辅助优化管路布置,降低管路阻力及压力损失。

高效制冷系统不仅选择节能高效的设备,更要通过控制整个系统的综合配比,挖掘出设备自身的最大潜能,从而实现高效机房运行的各项目标。为此,项目部通过系统优化、设备优化、控制优化等手段,在满足建筑空调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较高的系统全年综合运行效率,将机房COP从4.0提升至5.5以上,进一步降低了建筑年运行费用。

 

创新工装破解“运输难”

垂直运输是超高层建筑施工的一大难题。针对设备重量重、材料种类多、施工需求集中等特点,第四工程公司项目部与上安机施公司吊装班组紧密配合,主动和总包沟通协调,利用现场两台塔吊进行材料吊运。由于塔吊下方时有其他作业面,施工人员往来频繁吊运工作断断续续。为保证施工所需的各类材料及时抵达各楼层,项目部只能将吊运工作安排夜晚进行。为加快吊运效率,确保吊装安全性与稳定性,项目部围绕难点开展技术攻关,量身定制设备吊装方案,优化传统的重心位移法吊运工艺,采用安装集团自主研发的吊装平台,严格执行方案和各项技术规范,精心组织实施先后完成500多批次材料2500台设备吊运就位任务,共累计吊运材料上万吨,有力地保障现场各区域施工进度

 

开创全产业链装配施工新模式

3年来,面对质量要求高、机电系统繁杂、工序配合量大、设计变更次数多等实际难点,项目部带领班组精心组织施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高质量推进工程整体建设进度

深化设计阶段,项目部积极配合专业深化设计团队不断优化细节,绘制了各楼层一次管线的管线综合图、设备机房详图剖面图等,并通过分析与计算,确定了各类设备和支架选型计算书目前顺利出图1830份,过审1534份,为现场施工提供了及时的依据与参考。

在安装集团、第四工程公司技术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项目部结合工程实际特点,深入研究,创建出超高层建筑工程机电设备与管线集模块化设计、加工、运输、安装于一体的装配式施工新模式,形成了完整的施工工艺和工装设备,并在管弄井和空调机房管线施工中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与质量,降低人工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及推广价值。

项目部应用预制装配式安装工艺先后投入大量先进的施工机械、机具,通过合理部署施工力量,保障材料及时供应,全过程严把安全质量,累计敷设各类管道10万多米、电管9万米安装风管13万平方米、各支架近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