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六十七载,山河锦绣灿烂,事业赓续传承。 今天,我们迎来上海建工安装集团成立67周年的荣耀时刻。 6月23日,因上安人而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广大上安建设者以匠心为礼,以服务为歌,用实干奋斗向安装集团67周年献礼。 让我们走进焊花飞溅的厂房、巍峨耸立的塔罐、百米云端的高空……聚焦开拓者的身影,聆听奋斗者的故事,感受守护者的温度,共同见证新时代上安人自信自强、团结奋进的精神与力量。 不可阻挡的步伐 晨光微熹,工业事业部项目经理周长彬提前赶到广西华谊能化三期醋酸乙烯装置工地,开始细致检查各个重点区域的基础、设备、管线情况。一夜风雨,一夜无眠,一颗心始终悬着。 忙碌了一个早上,他在起皱笔记本上记下了密密麻麻的当天调整计划:室外焊接作业架设防雨棚或转移至预制区;暂停高空作业并做好防滑防护;确认各类材料到货进度,并给各小组明确雨天安全第一、灵活推进进度的核心要求。 在完成交底工作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压缩厂房,在认真复核间距、贴合度等压缩机垫铁安装细节后,还反复叮嘱施工人员整改防锈处理等问题。 时间过得飞快,下午,现场仍是一片烟雨朦胧。周长彬带着设备工程师来到TK-4001储罐内,今天要开展最后一台储罐的底板真空试验。工业项目设备的严密性,就是安全和质量的底线。一手拿着电筒,一手拿着检测工具,仔细观察着真空箱,直到最后一段焊缝检测合格,他才放下心来。 夜幕降临,下班前,他要再去现场看一遍,确认所有露天设备加盖防雨布、配电箱断电上锁、值班人员到位等细节。 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无论什么样的风雨,都无法阻挡周长彬勇往直前的豪迈步伐。经过风雨洗礼与考验,他们必将见证这座石化产业基地崛起的壮阔景致。 练就“火眼金睛”,让风险无处遁形 深夜,办公室的白炽灯将第三工程公司法务专员方李可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的目光紧紧盯着金桥南区WH4A-1金谷通用厂房项目综合机电专业分包工程(非先行区)项目合同,下意识地用食指轻击着鼠标。近千页的合同如同一堵“高墙”,横亘在项目推进的关键节点前,无声地催促着他尽快完成审核。 《工程承包合同关键信息表》,是他快速识别合同风险的秘密武器。对照着这份自制的信息表,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让风险、隐患无处遁形。在熟练地用荧光笔标出风险点和风险等级后,他还仔细地对合同中的特殊要求和重要节点进行备注:合同中关于分包人责任约定与实际不符,可能导致后期施工责任纠纷;工期逾期违约金和结算送审逾期处罚可能衍生资金回笼、成本失控的风险……这份包含了13项风险提示和优化建议的报告,不仅能更好护航项目建设,也是工程公司法商工作新思路、新举措的生动实践。 合上电脑的那刻,他瞥见窗台上的绿萝冒出了新芽——这盆植物是他踏上法务岗位的第一天随手种下的,最初只有两片叶子,如今已是枝繁叶茂。起身接水时,打印机吐出的报告正安静躺在托盘。又一场合同攻坚战,即将拉开帷幕。 一切努力,只为医护满意 绵绵细雨,氤氲若滴,又是一年梅雨季。绵长的呼吸,让万物在湿润中沉淀,于朦胧间生长。 在医院改造工程一线,医疗事业部生产运维部(上海)副经理、项目经理仇荣荣早早换上工服,奔忙在手术室、更衣室等改造区域,看着全新的设施设备,他不禁想起刚开始那段艰辛的改造岁月。当时,在拆除老旧管线阶段,团队面临一系列接踵而至的挑战:拆一堵墙,发现三根“迷路”的管线;重铺一层地,蹦出多年前的老水阀…… 今天,他的步伐带着一丝急切,因为最近,旧院区改造进入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 “仇经理,这边自动发衣机的方向,我们还是感觉用起来不太顺手……”随行护士长的担忧声,让仇荣荣停下了脚步。“你们放心,我再调整一下,保证用得顺手。” 在这里,医护的需求,是他最先考虑的内容。“我们改造医院,不只是修墙铺地,还要把便利和温度带进去。” 静谧的夜色中,仇荣荣带领团队展开错峰施工。当自动发衣机完成移位后,在这间现代化更衣室里,他们欣赏起自己的新成果:“一切努力,只为医护们满意的笑容,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 储罐上的“焊缝猎人” 清晨6点,在福建万华项目部的铁皮房里,北方工程公司项目常务副经理孙鹏飞正用冷水拍打脸颊,镜中映出他被海风吹裂的嘴。 “龙龙,带上焊缝检测尺,跟我去一趟现场,检查焊接施工情况”。焊接施工员于龙生小跑跟上,拿在手里的工作日志内,记满了昨夜核算的238条焊缝数据。 工艺管道与储罐施工,对质量及工序的要求极为严苛。孙鹏飞脸庞晒得黝黑,疲惫难掩,眼神却锐利如常,仔细检查着气孔、咬边、裂纹等焊缝缺陷,如同一位极度敏感的“猎人”。边看边叮嘱道:“要加强罐底焊缝真空箱试验等控制点的监督检查,对质量缺陷采取整改措施,严禁焊缝返修超过两次。另外,最近下雨频繁,焊接前一定要让焊工烘干焊条……” 当晨光染亮罐区压力表,孙鹏飞站在2#罐顶按下相机快门。取景框里,朝霞为银灰色的储罐镀上金边,焊缝在阳光下闪着金属光泽。那是7位上安青年用青春焊进钢铁的勋章,也是闪亮在工业领域的新印迹。 守住每一道设计关卡 当翻到神华国能宝清煤电化有限公司宝清褐煤腐植酸中试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核心区域的管道布局图时,设计研究院管道首席工程师曹智敏在一组看似正常的管径标注处停下了目光。 凭借多年积累的流体力学知识和施工经验,他在审核时发现这段管道的管径参数与压力计算存在细微偏差,如果按照图纸施工,管道在满负荷运行时可能出现局部压力骤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验证判断,他连续熬了几个通宵,重新推导流体力学公式,反复核对地质勘察数据,对照实地地形进行三维模拟推演。最终确认,原设计图纸因数据引用错误,导致关键参数失准,一旦施工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在随后与多方的沟通协调中,阻力接踵而至。项目经理坚称“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施工方担心工期延误,部分同事也劝他“按图施工更稳妥”。但曹智敏态度坚决:“安全红线不容妥协,技术问题必须较真!”他连夜制作三维演示模型,用详实的数据和模拟动画展示潜在风险,主动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多方技术论证会。在会议现场,他手持计算稿,逐项剖析参数逻辑,最终让各方心服口服,实施了图纸修正。 看似小小的一处图纸修正,背后蕴藏着专业精神与责任担当。一次执着的坚持,守护的是工程安全与企业品牌。曹智敏用行动证明,优秀工程师不仅要有绘制蓝图的能力,更要有敢于修正错误的勇气。 在一张张蓝图上,曹智敏正以严谨为尺、以责任为笔,守住每一道设计关卡,工整地为“工业再发展”着上安全的底色。 分毫必争的身影 上午,研发生产基地容器生产车间。在SolidWorks软件的界面上,复杂的曲面线条开始延伸和构建,车间副主任张闻渊正在专注地绘制着球罐二次下料的球板实样。绘制完毕后,他调出详尽的工程图纸,目光如炬地反复核对每一个关键尺寸,确保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 图纸确认无误后,他走进车间。特有的金属气味,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在阵阵潮湿闷热的热浪中,他径直走向二次下料区,放心不下地对作业人员嘱咐道:“切割时务必分清坡口线与样板线。”并指向图纸加粗处,“样板线是基础轮廓,坡口线关乎焊接精度,微小的偏差也有可能影响现场组装的精度和焊接的质量,要严格区分操作”。 站在一个个偌大的构件前,他常常一看就是半晌。期间,还要拉着作业人员反复测量,校核每个参数与细节,确保成品严丝合缝。在纵深的车间内,他的身影,最终融入了那片被大型设备切割声、行车滑过轨道摩擦声,以及隐约闪烁的焊弧光所笼罩的忙碌区域。 “云端”讲师 “滴答”,鼠标轻点,教培中心培训二部教务专员彭水林开始检查刚剪辑好的网课视频。这位有30年党龄、扎根电工职教35年的老教师,如今又有了新的身份——“云端”讲师。 “最怕讲台对面空着座位。”线下课堂里,常因一线施工任务而“缺席”的学员座位,一直是困扰彭水林多年的心结。面对工单与课表间的角力,他努力尝试,最终选择把课堂搬到了“云端”,通过线上培训、录制网课,给“缺席”的学员远程“充电”。工作之余,年近六十的彭老师对着电脑自学录课技术,自费购置设备,在客厅搭起临时录播间。当屏幕成为新讲台,这位老教师用镜头做粉笔,让知识的光穿透时空,照亮更多奋斗者的职业之路。 “彭老师教学水平在关键环节讲的非常细致,也很生动,我们收获很大。”学员的评价是对他工作的最大肯定。但彭水林又有了新的目标:“我想让更多年轻人站上讲台。”对他而言,扛起教书育人的这份责任,不仅要传授电工技能,更想要燃亮教育培训的薪火,让它在更多年轻的手中接力传递。 声势嘹亮的雨季攻坚 梅雨季节的上海化工区,铅灰色云层压得极低,雨幕如织般敲打在10 万吨/年高吸水性树脂二期项目的管道上嘀嗒作响。华谊建设项目经理赵万里的指尖划过施工进度表上用红笔圈出的中交节点,向业主协调着现场施工难点。这场持续半月的连绵阴雨,正将管道试压这项关键工序推向时间悬崖。 “晴天抢干,雨天巧干,夜间挑灯干”,赵万里在白板上安排着工作,“雨天抢抓室内及管廊下的工作,开展管道试压、敷设电缆、设备调试,晴天抢抓室外消防、绿化、油漆,白天的部分工作调整到晚上,大家加把劲,一起啃下这块硬骨头。”白板上逐渐列满了工序分解表,从材料报验到盲板加装,每个环节都对应着项目部成员的姓名,而他还把自己名字写在了“管道试压组”下方。 没过多久,赵万里已经出现在项目现场各条压力管道旁。他的目光驻留在压力表上,雨珠顺着安全帽檐落在衣领上。他仔细核查着试压记录表,工装口袋里的销项清单已被汗水浸出褶皱,每划掉一个问题点,笔尖都在纸面上留下深色压痕。“压力10兆帕稳定。”压力表的数据让他紧锁的眉头舒展半分,却仍俯身用肥皂水涂抹焊缝,一处一处用手电筒检查着各个接口,确保都没有泛起气泡。 随着阀门的打开,泄压嗡鸣声穿透雨幕、声势嘹亮,项目又朝着中交迈进了一步,但赵万里和项目部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战斗还没结束。 在夏至的鼓点中,大地沸腾。瞩目的地标上、巍峨的球罐里、风雨的洗礼中,我们定格步履不停的先锋闯将、毫厘不差的钢铁裁缝、火眼金睛的风险卫士……每一帧都如画般动人,记录的不仅仅是城市日新月异的风貌,还有上安建设者的奋斗姿态。这些精彩的微小瞬间,正如同一束束更加耀眼的光簇,渲染着一代代上安人用脊梁扛起时代地标的精神和荣光,也让我们更热爱这一座座城、更珍惜脚下的通途。 历史与未来交织,平凡与伟大共舞,铸就了这不朽的一页新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光淬炼下的精雕细琢,必将激发上安人的信心与动力,继往开来,奋斗追梦,以更昂扬的精神面貌,全力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在奋发新担当、奋力新作为、奋斗新时代中再续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