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硕果飘香。正值一年开学季到来之际,上海建工安装集团承建的一批重点院校顺利竣工交付。通过了优质履约的“期末考”,上安建设者应用的多项先进技术与解决方案,为各地莘莘学子和教职工,营造了一个安全、便捷、智能的校园新环境,助力智慧校园建设迈向新的高度。 从一期到三期 做优全生命周期服务 作为杭州市重大项目,西湖大学云谷校区采用PPP模式,由上海建工集团负责工程投融资、建设、运营、维护及相关配合服务。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建设”的原则,三期项目以“打造世界一流科研教育平台”为目标,聚焦科研设施完善、生活配套升级及智慧校园建设。 从一期到三期项目交付,第一工程公司项目部始终奋斗在西湖之畔,坚持最高标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以全生命周期服务,为广大师生营造了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 当三期项目如火如荼推进时,一期交付使用的实验室遇到了环境微震动的现象,干扰着高精度仪器的运作。项目部立即成立一支多专业攻关小组,利用施工间隙,多次前往实验室展开“会诊”。经过连续监测分析和反复尝试后,团队通过增设阻尼器和优化空调气流组织,用专业高效的能力和服务,有效降低了震动值,彻底排除了影响实验的外部干扰。 在三期建设中,项目部广泛应用BIM+AR、5G+无人机巡检、AI安全识别等前沿技术,实现施工全周期数字化管控。特别是在节能降噪方面,项目部精心打造的高效空调系统,结合了智能算法,将温度波动控制在±0.5℃以内、噪声控制在45dB以下。此外,智慧运维平台实时监测能耗,让这座校园既舒适又低碳,为科研与教学提供了理想环境。 以专业立品牌 打造安全稳定实验环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标段二)总建筑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包含实验动物中心、生命科学馆、科研辅楼等22个单体。该项目旨在打造世界一流医学院,培养高质量人才,为高水平的临床技术和前沿化的科学研究服务,为上海乃至全国培养更多高层次医学人才。其中图书馆、医学科研集群与教师生活综合楼构成的“医学创新三角”,将成为长三角医疗教育升级的重要引擎。 为确保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高质量建成,第一工程公司项目部依托西湖大学、青浦际研等项目的实验室建设经验,钻研每一道工序,优化每一处细节,通过精确把控气密性、洁净度等关键环节,攻克湿润气候下的结露等技术难题,以严丝合缝的品质追求和经久耐用的系统寿命,为开展病原微生物研究,创造了安全稳定的实验环境。 “通风精神”惠民生 精益求精交付精品 作为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的新兴研究型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是浙江省重大的战略决策和民生工程,将培养具有“宽厚基础、创新能力、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校园位于甬江科创区的高教园区与制造业板块之间,地理位置优越。经过第一工程公司项目部1年多的精心安装,如今一座集理性浪漫、多元灵动、开放共享、智慧低碳于一体的校园,已经迎来了首届新生。 该校园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其中商学院被选定为首期示范展示区。在商学院机电工程现场,项目部以“完工即交付,交付即精品”为目标,创造了1个月完成常规需2个月完工的建设新纪录。期间,通过采用可视化“样板引路”、“时空置换”方案的专项措施,兼顾功能性与美观感,让规整严谨又灵活自由的设计完美落地。“优质、守纪、开拓、创新”的“通风精神”,在这座依江而建、面向“未来”的校园闪闪发光。 “超级管家”赋能运维 为智慧校园注入“升级基因”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湖州西塞山区块,旨在建设一座集现代化教育设施与优美环境于一体的生态校园,为当地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优美的学习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其建设项目包括行政楼、图书馆、公共实训中心、工科实训楼等设施。 针对40多栋单体布局,在弱电智能化工程中,第九工程公司项目部全面应用模块化、集成化安装新工艺,提高了约50%的工期。 由于传统机柜分散部署运维低效、故障响应滞后、扩容改造成本高,为打造智慧校园,项目部凭借丰富的数据中心项目建设经验,通过实施物联一体柜解决方案,融合IoT+边缘计算+网络+电源+环控,实现了实时智能预警,温湿度/电力/设备状态毫秒级监测,构建统一管理平台,全校IT设施“一屏统管”,解决了“神经中枢”集成难的问题,使故障定位速度提升80%、运维人力成本降低50%。同时,采用的模块化灵活扩展方式,以场景赋能优势,例如:教学楼/实训楼/宿舍差异化功能需求精准适配、图书馆人流监控、实验室设备能耗优化等定制化模块,可按需增容,节省后期90%改造量,为智慧校园注入了“升级基因”。 |